
不畏艰险开辟抗日新区——顾滌新
顾滌新烈士(1921—1941),青浦凤溪人,是顾复生长子。1938年参加青东抗日自卫队。1941年3月,在江苏阳澄湖开展民运工作时,遭胡肇汉部袭击,中弹身亡。

赤诚热血绘彩霞 烈士生命放光华——王正芳
王正芳烈士(1917—1939),青浦凤溪人。抗日战争爆发,跟随舅父顾复生参加抗敌后援会。1937年12月,参加江南抗日义勇军,并参加了安庄战役。1938年1月,组织人民抗日自卫队任七区常备队副大队长,率队参加了火烧青沪路桥战役。1939年5月,部队在沈泾塘葫芦湾彭宅宿营,夜间突被日伪军包围,突围战中英勇牺牲。

青东地区的抗日领导人——康则焘
康则焘烈士(1918—1945),青浦凤溪人。1937年参加抗敌后援工作。1938年参加古思浜抗日自卫队,任队长、后备队第五大队大队长。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先后任古思浜村党支部书记、青东工作委员会书记。1941年2月,任青昆支队教导员、松江工委书记。1944年4月,任浦西支队参谋长。1945年初,担任中共松青工委书记。1945年4月,在护迎淞沪支队至蟠龙镇东南柿子园时,突遭国民党殷丹天部袭击,激战中牺牲。
身负重伤勇猛决战——杨国才
杨国才烈士(1909—1939),青浦徐泾人。1937年11月,在家乡组织抗日武装。1938年春,任青东抗日政府七区路南六乡镇办事处主任。8月,在焚烧青沪公路桥、阻击虹桥机场战斗中,被任命为淞沪游击纵队第三支队第一大队第三中队队长。1939年7月,在痛击伪军姚友莲部战斗中左手被炸,腿部受伤,但仍坚持与敌浴血决战,后被汉奸地痞杀害。

坚定信念勇往直前——顾德祺
顾德祺烈士(1918—1939),青浦香花桥人,中共党员。1936年,在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中学参加进步学生爱国运动。1937年6月,参加北平青年赴延安访问团。抗日战争爆发后返回家乡,投入抗日救亡活动。1937年10月赴延安学习。1938年秋,调至皖南新四军一支队二团,任团政治处干事。1939年3月,在江苏句容白兔镇部队驻地的反扫荡激战中牺牲。

忠勇威烈彪炳千秋——王世龙
王世龙烈士(1914—1940),青浦徐泾人,青东抗日根据地创始人之一。抗战爆发后,在家乡发动青年参加抗敌后援会活动,组建人民抗日自卫队任队长。1938年初夏,任淞沪游击纵队第三支队第三大队大队长,兼青东抗日民主根据地第八区区长。1940年4月,他率领部队袭击青沪路敌伪据点,杀伤日寇多人,摧毁青沪路重要桥梁16座,致使敌人交通中断,孤立了青浦城内的日军。后因中敌埋伏,被捕献身。

为了党的事业宁愿献出生命——丁焕时
丁焕时烈士(1913—1940),青浦赵巷人,中共党员。1937年初夏到延安,进抗日军政大学学习。抗大毕业后受组织派遣到忠义救国军搞策反工作。1939年春,任莫干山地区武康县县长。1940年7月,任江苏金丹(金坛、丹阳)县委组织部长,后任金丹县委书记、茅山特委宣传部长。1940年,去天荒湖传达特委指示,途中遭袭,壮烈牺牲。

投笔从戎战斗一生——王韬
王韬烈士(1921—1943),青浦人,中共党员。1935年始,参加抗日救亡运动。1938年参加两次浦东游击战斗。先后编辑出版《蜜蜂》半月刊,担任《亦报》副主编,用杂文、诗歌、小说等形式在上海报刊杂志上发表抗日救国文章119篇。1943年4月,因叛徒出卖被捕,6月被秘密杀害于江湾。

义正辞严抗战必胜——李方明
李方明烈士(1920—1940),原名戴湘生,浙江宁波人,中共党员。1936年参加上海职业界救国会,投入抗日救亡活动。1937年在党领导下的上海银钱业业余联谊学术委员会任干事,以漫画形式宣传抗日救亡。1939年受党委派来青浦工作,在淞沪三支队负责政治宣传工作,兼任青浦工委机关党组织负责人。1940年2月,日伪军在青东地区大肆搜捕抗日志士,不幸被捕,日军将他捆绑后在青浦城内游街,但他坚贞不屈,沿途不断高呼“打倒日本帝国主义!”、“中国人民抗战必胜!”,后被杀害于重固。

抗日是军人义不容辞的职责——吴继光
吴继光烈士(1903—1937),安徽省三界人。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二期,参加过北伐。历任排、连、营、团等职。1936年任国民党58师174旅旅长。抗战爆发后,任少将副师长。1937年11月,奉命在青浦白鹤阻击日军,掩护友军撤退时不幸被敌炮弹击中,壮烈殉职。